自动化学院-曹梦龙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8日 14:01

做一个充满热情的“四心”班主任

曹梦龙,男,197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东北大学与软控股份公司联合培养博士后,自主导航与智能控制研究所主要成员,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老师,自2012年起担任自动化125、126班班主任。他从事过辅导员,对学生日常管理事物轻车熟路;他担任过分团委书记,能宏观把握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大学学习生活规划;他担任业务课老师,能够从教书育人的角度与学生的成长成才完美结合;自工作以来,他先后获青岛市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者、连续四年被评为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校级优秀工作者,年度考核以及聘期考核为优秀。致力于校企产学研合作,完成合作项目10余项,兼任宁安路小学科普研究院专家导师、41中学校委会委员。

一、他潜心教书育人,桃李芬芳遍天下

作为一名教师,他深知要立足教学岗位,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在自动化的一线教学工作。先后主讲了计算机仿真、最优控制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教学效果优秀,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注重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综合素质。他担任的课程获得第四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优秀教材奖二等奖、优秀课程以及化工过程控制精品课程群。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是最重要的工作。到校工作十余年来,共指导本科毕业生近百余名,指导硕士研究生二十余名。多名本科、研究生论文获校级优秀。在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时候,以切身的科研体会向学生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强化其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培养,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发展的脉动,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掌握科学的从事研究工作的方法。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科学素养。不仅要使学生领悟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培养他们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二、他耐心科学研究,终结出累累硕果

他热衷于科学研究,经常往返于实验室、企业科研中心、生产车间这三点一线,作为主持人完成国家高新技术合作项目子课题1项,博士启动基金1项,企业横向合作项目20余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国家高新科技合作项目多项,在研“973”子课题一项,省厅项目1项,市局项目1项。他主持的全自动焊网设备研究,通过青岛科技局验收、鉴定并获得山东高等院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的深空探测自主光学导航非线性滤波算法研究获省厅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撰写研究领域科技论文44余篇,EI检索18篇,ISTP检索6篇,出版教材2部,获国家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4项。

三、他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搭建多条桥梁纽带

他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在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中将学习方法和道理讲授给学生,开创了一套独特的“实践联系知识”的教授方法,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和爱戴。他不断地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走进第二课堂,带领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以“挑战杯”“创新创业”“电子设计大赛”为代表的校内外科技创新活动,他指导的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获二等奖、第三届AMD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省二等奖2项、第七届挑战杯校一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省三等奖。将学生的实践当成自己的任务,目前,通过自己的横向课题,为毕业生提供了近30个工作岗位,除此之外,主动为学生的社会实践牵线塔桥,在他的努力下,现在青岛、无锡、广州都建立了方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季实习就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四、他真心对待学生,成为同学们的真伯乐与好朋友

他坚持上进,以自身的“正能量”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不断通过翻阅大量的教育管理资料,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从魏书生到李镇西,从张万祥到任小艾,他研读了诸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故事,同时整理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收获,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养成了每周写一篇教学小结的工作习惯,此外,他还养成了“日-周-月-年计划”推进工作、“待办事项分条”规划等等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并时时与学生分享。生活中,他坚持爱是教育的根基。他常常与同学们通过QQ互动,了解同学情况,有次偶然听说一名学生好几天吃饭都很少,他找同学们了解情况,在得知该同学最近身体不适时,特意找到同学陪同到医院看病,并为该同学支付了医药费。平时,他在课堂上也非常乐意与学生交流,面对有疑问的学生,他都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在方向上给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且,他还倾其所能地为同学们提供学习资料和资源。正是由于他这样的关爱,每个学生都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生活之中,师生关系成为朋友关系,学生关系亲如兄弟姐妹。

曹梦龙老师在长达十余载的教育生涯中深深地品尝到了作为一个高校教师的快乐、光荣、责任与骄傲。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为学生奉献自我,为国家培育栋梁贡献自己的力量。